1967年德国的A.Wittemoser采用了可以被磁化的铁丸来代替硅砂作为造型材料,用磁力场作为'粘结剂'。这就是所谓'磁型铸造'。1971年,消失模铸造工艺,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(真空铸造法),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。在1980年以前使用无粘结剂的干砂工艺必须得到美国'实型铸造工艺公司'(Full Mold Process,Inc)'的批准。在此以后,该**就无效了。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。
浸渗设备在压铸件及粉末冶金件制造过程中,由于气体残留、晶体收缩等原因,消失模,不可避免地形成大量微孔、砂眼、裂纹,微孔渗漏给机器设备的使用带来隐患,即使用于无压力要求的用途也可能因电镀,涂漆及其它表面处理时电镀液,酸液等进入零件内部导致内部腐蚀,缩短了零件使用寿命,因微孔的存在使表面喷漆、电镀等形成气泡或凹凸不平。
在生产线上应用浸渗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。目前,消失模设备,众多的企业已将浸渗作为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排进工艺文件。浸渗是通过真空加压的方法,使浸渗胶液浸入铸件疏松、气孔等缺陷内部,消失模铸造,经过固化,填充铸件微孔,从而解决泄露问题,达到密封承压的目的。